佛博乐新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回复: 6

论能否在国内三,四线城市建立高端人工智能企业

[复制链接]

2

主题

5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3-3-29 22: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来说人工智能企业一般都会落户于一,二线城市。众所周知的原因:因为一二线城市,特别是北京和深圳是高端人工智能人才聚集的地方。会有一个非常好的人才生态圈。很多年轻人可能生长在三四线城市,但考到一二线城市读书之后大概率的会留在当地。所以很少有著名的人工智能企业会在三,四线城市生根发芽。虽说在三四线城市有其他优势:比如人工,办公租房成本会低很多。但相对于人力资源来不足来说,也不足于吸引高端人工智能企业落户。
而我却有一个不同的见解,这和我自己的经历有关。我博士毕业后,第一个给我教职offer的是澳大利亚Charles Sturt 大学(CSU)。这学校所在城市只有34,000人口,并只有一个大学的分校。但就在这情况下,我在这学校任职四年中,都能发现并培养了三个我认为能力完全可以媲美谷歌高级工程师的牛人!其中2个牛人在他们本科毕业10年后还为我在悉尼科技大学当博后工程师呢。所以从我的角度来说,从一个国内1-2百万人口城市里发现并培养出30个媲美谷歌高级工程师的人才绝对不成问题!
我相信我应该比世界上绝大部分的老师教过,和接触过更多的机器学习的学生和从业人员了,无论是线上或线下。在疫情前每年七月,我在北京教过的学生(北航,北理工,中科院自动化所,创新工场的deecamp) 都要近1000人了。我在线上教过的学生就更加不计其数了。外加我在澳洲工作的最后六年里带领团队帮十几个企业在20多个项目中,用机器学习解决他们问题的同时,也认识了很多在企业工作的人工智能的技术人员。所以不夸张的说我是阅“机器学习”人无数的老师。这十几年我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英雄不问出处”:人工智能人才的能力和他本科是哪个学校其实相关性不是特别的大。有一些人才留在当地的一二本,是因为高考的成绩不理想。但高考成绩和科研工程能力,虽说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完全百分之一百正相关!
但是人才也是需要懂得伯乐如何挖掘的。特别是在一些小城市,小学校里面,我们一定要想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好好挖掘他们!那学校来说,我在CSU的四年是这么标新立异的寻找和培养人才的 :我当时把大一线性代数和C++两门课都在HD的学生都聚集起来。我每周二都会教他们一些(当时我做的3D计算机视觉)的数学知识。并让他们参与到我自己一些研究的某些简单工程任务。比如写个界面,或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辅助性的工作。有时候让他们看着我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编写计算机视觉的程序,来引导和激发他们!这样持之以恒的年复一年,哪怕是在一个非常小的人群当中,你也能寻找到真正想要的人才了!
如果我自己创立人工智能公司的话,我就会选择在三,四线城市,而不是去一线城市去和大家凑热闹。我的公司会有比较特殊的地方就是公司内部会有“技术突击培训”机制。我个人会对公司的工程师们每周以他们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单独突击培养,包括帮他们解释原理等等。(我十几年来基本上每周7天工作。平时没啥娱乐活动而教人知识可能就是我的娱乐活动吧)。而且我还会时不时的邀请一些国内外的牛人们(包括一些硅谷的牛人)来帮咱们员工快速提高必须的业务能力。而且我觉得一个人才如果是在自己企业里面被培养出来的话,他对公司的忠诚度远远会超过一个已经被在其他地方培养好的一个高端人才。
当然有些人才会在他的水平高了以后选择离开公司去一线城市工作和生活。但只要公司在人才安排上有完整合理的计划就不会影响运营。其中最重要的是公司要有高水平的发现并培养人才机制,外加上公司,包括创始人在业内要拥有名气,这样是可以源源不断找到有潜力的人才,与未来人才的储备。我个人认为对于在人才的培养时间;工作的产出;薪资之间 这三点找到对企业最优的平衡点就可以有持续的发展。
在国外一些著名企业给毕业生的工资反而不会像小企业那么高。但是大学毕业生们还是会争相恐后去著名企业工作,就是希望在他们职业生涯开始的时候能有大公司漂亮的履历。而著名企业也不会特别热衷于通过涨工资留住人才。因为他们知道过几年大部分人还是会去一些工资更高的小企业。而著名大企业还是可以以公司的名气继续招揽下一批非常优秀的毕业生。这个不断反复的机制其实对双方都有利。
同样道理也能用在我们这里:如果我们在三四线城市中的人工智能企业通过培养制度的完善,公司和创始人的名气,本领和人脉,也能提供员工比在一二线城市的互联网大厂一样或者更多的机会,见识和能力的增长,让他们获得更快,更大自身价值提高。这样我们公司做出名气之后,我相信当地有才华的年轻人会源源不断加入我们的!
可能我考虑有所不周,也想听一下大家的宝贵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3-3-29 22: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赞成您的观点,您从技术人才方面的思考很值得借鉴,实际上根据我实习的经历,一个项目的核心技术人员确实不多,从这个角度,只要拥有了30-40名顶级工程师就能做出令人astonishing的产品。但是另一个角度上看,创办一个成功的公司技术只是一个方面,除此以外还需要考虑资金、氛围和各方面的支持。国内外情况有所不同,在国内政策支持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更像一个金字塔的社会而不是如同国外一样躺平。更重要的是,身处一个固守常规的环境容易消磨创新动力,而这恰好是绝大部分国内三四线城市的现状。
ps:欢迎来合肥创业,整体上氛围贴近长三角并且有科大作为重要的人才基地,相信未来合肥一定会成为中国的湾区![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3-29 22: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徐老师的这种人才挖掘真的也是企业需要的,我自己做一家算法公司,因为老婆负责图像,视觉模块,我主要做数值,NLP模块,企业成长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很多好的工程师都离开了!不好的,潜力又不是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3-29 22: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降低聘用成本的同时,要求企业有一套运行良好的识别+培养的机制,在一开始机制不完善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创业初期甚至可能将问题放大),但如果机制建立成功,确实像老师文中说的有许多的好处,感觉这就非常考验在权衡自身时间与能力的前提下,对成功建立这套机制的把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3-3-29 22: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员工角度来说也是符合逻辑的,现在一线城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以生存角度出发不得不消耗绝大部分精力处理工作,关系,生活等。那么如果能有能挖掘人才的高手在慢节奏生活城市慢慢做起一个团队,那么热爱技术的本地或在外的本地籍贯人便能投入更多的精力与热爱在事业当中,这也是一种人生幸福。当然,如何做到持久的利润充足然后付出丰厚的回报留下这些本地人是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

帖子

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
发表于 2023-3-29 22: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泰安或者烟台威海吧老哥[doge]自然环境还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3-29 22: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像徐老师这种工程实操能力和数学功底都超强的导师真的很少[惊喜],还能耐心指导学生的就更少了[为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聆讯新闻网

GMT+8, 2025-4-18 11:48 , Processed in 0.1223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