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话,科技是第一产生力。
在未来第四次工业革命后,科技还将成为唯一生产力。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只要第四次工业革命完成,机器人将成为人类社会组成的一份子。
届时,人类将从现在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
机器人将代替人从事最底层的生产活动,再不济也是由人驾驶机器人劳动。
那么,最底层的工作都由机器人做了,那最底层的人该做什么呢?
在经济中,“解放”和“淘汰”本就是一个概念。
你被解放了,就等于你被淘汰了。
今年很多公司都裁员了。
华为裁员、吉利裁员、大疆裁员、海尔裁员、海信裁员、联想裁员……
哦,对了,今年有疫情,特殊时期不能算。
那我们看去年,2019年有没有裁员潮呢?
2019年:
西门子裁员约1万人
甲骨文中国研发中心裁员约900人
化工巨头3M裁员2000人
全球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裁员约500人
全球资产管理公司道富集团裁员1500人
特斯拉裁员约150人
腾讯裁员约200人
京东裁员1.2万人
好了,先说到这吧。
2019年总没什么疫情了吧。
在不知不觉中,机器人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
而当你注意到它们的时候,也就是你要被“解放”的时候。
那未来,什么样的人才能不被解放呢?
第一种人,基拉大和。
正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基拉第一次坐上高达,连说明书都没看,只看了一下仪表就知道参数设置有问题。
结果,一个还没走出校园的学生,就这样啪啪啪,一顿操作猛如虎,高达就这么启动了。
什么意思呢?
你必须的拥有极强的融会贯通能力。
不管遇到什么新事物,你都能结合以前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可是,说到这再想想我们那些与实际基本脱钩的教育。
哎……
学弟学妹们,你们以后自求多福吧。
第二种人,阿斯兰萨拉。
人家阿斯兰是军人出身没错,但人家开着一架扎古就能和一台最新型的高达55开,这种技术有几个能做到?
这就是说,在机器人时代,你必须精通某方面技能。
无论你身处什么环境,无论各种条件有多么不利,你照样能靠自己的技术占有一席之地。
第三种人,吉尔伯特·迪兰达尔
这哥们就算不当政客也绝对会成为富豪。
他就靠着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就把真飞鸟和阿斯兰忽悠的云里雾里。
表面上一副谦谦君子模样,实际上却是个野心家。
而且,人家还不认为自己是野心家,人家还真觉得自己在拯救全人类。
这种洗脑功夫比什么陈安之、刘一秒这种货色高多了。
也就是说,如果你会忽悠,你也能在新时代活得很好。
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红利是难以想象的。
历史上,前三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革命。发生在1760年至1850年。
蒸汽机的诞生让人类社会步入机械化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大的赢家是英国。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中,农业比重下降到21%。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2%。
1851年仅占14.2%,而到1850,城市人口已基本超过全国总人口的50%。
1770—1840年间,英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棉纺厂工人生产率高于手纺工人266倍;英国的煤产量、棉花加工量占全世界一半;英国工业产值占整个世界51%,进出口贸易占25%。
借助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高速发展,英国成为了全球殖民的一代霸主。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化革命。发生在1870年至1900年。
发电机的问世,让夜晚不再漆黑一片。
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大赢家,
1900年,美国工业产值占全球比重24%,超越老牌帝国英国的19%。
当时,德国也借助第二次工业革命高速发展,工业产值占全球比重13%,大幅缩小了与英国的差距。
从1830年至1915年,美国铁路里程每年以近5500千米的速度递增。1900年已超过31万千米,超过了欧洲各国铁路的总长度。
工业革命也带动了城市化建设。比如1880年芝加哥市人口50万,1890年增至100万,1900年达到200万,20年时间人口翻两番。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已经悄悄的代替了英国成为全球霸主。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计算机革命。发生在1950年至今。
计算机的出现大幅改善了工作效率。
二战后,全球进入美苏两极化世界格局。
经过冷战后,苏联解体,美国再次卫冕全球霸主地位。
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红利大家都看得到。1950年,美国GDP只有1.45万亿美元,而如今,美国GDP已超20万亿美元。
不管你们感情上接受不接受,美国依旧是当今的全球霸主,中国还是老二,并且与美国还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想要赶超美国,唯一的机会只有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始后。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前,中国根本不可能超越美国。
而且,即使第四次工业革命后,中国想要超越美国也是非常困难的。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机器人革命。
机器人将从根本上改变劳动生产结构。
第四次工业革命也会是突破性最大的一次革命。
不过,凡事总有两面。
技术能让生活更美好,也能让司机更危险。
历史上,人类只要取得技术进步,就一定会被应用到军事领域。
人类互相伤害的恶习始终没有改变。
总有人觉得自己应该高人一等,应该统治世界。
你们这些愚蠢的凡人啊,乖乖被我支配吧。
第四次工业革命也不例外的会被用于军事领域。
去年底至今,美国和日本先后组建了自己的太空军。
人类的军事已经从传统的海陆空扩张到了宇宙。
特斯拉的火星计划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过程中。
如果火星上真有居民定居,在经过几十年或上百年的时间洗涤后,谁能保证火星居民不会反攻地球?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高达、扎古、新人类……
毕竟,基因编辑的潘多拉魔盒都已经被打开了。
霍金曾说过,人类有自我毁灭的危险。
从现在的发展趋势看,人类的确在往这个方向发展。
科技的进步能带来美好的生活,但科技的进步也会带来巨大风险。

2018年,全世界军费预算高达1.8万亿美元。
这几年,一些国家在军费方面的支出还在不断增加。

美国几家著名的军工企业业绩因此受益。
历史上,任何关于人性的实验从来都没有成功过。
如果没有核武器的震慑,现在恐怕早就战火纷飞了。
对于战争,有相当一批人是非常热衷的。
这种人世界各国都有。
而这批人大多都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
很多人只关心如何像基拉那样,驾驶自由高达天降正义,而没有人想到自己会像真飞鸟那样,眼睁睁看着一家人死在自己眼前。更没有人会认为自己就是那些战场中走过场、打酱油的无脸男。
实际上,如果真的发生战争,多数人都会成为真飞鸟和无脸男。
从历史发展来看,每次工业革命都会引发全球大洗牌。
每次洗牌都必然伴随着一些纷争。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英国全球殖民的野蛮侵略。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全球格局被打乱,日不落帝国走下了王座。随之而来的是两次世界大战。
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虽然没有世界性的大规模战争,但地区冲突却从未停息。大国之间的冷战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文明匍匐向前,经济发展螺旋向上。
然而,如果仔细思考一下,那些夹杂在科技进步中的纷争真的有必要吗?
战争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呢?
转移视线?开疆拓土?征服外族?还是消灭人口?
人类天生就有嗜杀的恶习,利用高科技工具不断抢占资源。
在爬到了食物链顶端能够随意决定其他生物生杀大权后就开始同族相残。
可能,很多人都喜欢沉迷于单方面虐杀的快感中。
或者,又仅仅是为了追求命悬一线的刺激。
但不管怎么说,打仗最受伤的一定是广大吃瓜群众,那些真正的上游社会人士早就躲进了VIP包房,端着酒杯静静的欣赏这部闹剧。
谁都知道,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可又有谁意识到,这把双刃剑正在变成一把日本刀。
剑刃向人的那一侧正变得越来越锋利,而剑刃向着文明壁垒的那一侧正在变得迟钝。
久而久之,这把双刃剑的最终形态就是一把刀锋迟钝,刀背锋利的逆刃刀。
手握这把刀的人类越是用刀锋劈向前方越会被到背伤到自己。
当刀背足够锋利之时,也就是达摩克里斯之剑落下之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