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博乐新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1|回复: 0

印度新冠仿制药流入国内,一盒一千多:能吃吗?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3-1-8 16: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阳了的吃药,没阳的备药。
最近,大家都将买药技能点满,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有药品售罄无货的现象。
物以稀为贵,药品一片难求时,黄牛趁火打劫,将十几块的药炒到上千元,只顾自己的钱包。
有关部门积极打压违法行为,催促相关药企扩大厂车间爆产能,但生产、物流、销售等环节,需要时间,药品短缺问题不能迅速解决。
期间,新冠特效药的短暂登场,因药效、购买方式等问题引起人们争议。


2980元一盒的价格,让一些民众发愁。




随后,又一个话题登上热搜,有药品代购商家销售印度仿制的新冠特效药,因为抢手,目前很难买到现货。


这样的情况,印度人看了狂喜让印度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不正是赚钱的好时刻?
12月22日,印度药品出口促进委员会的主席表示,加大对中国出口退烧药。

印度仿制药,灰色产业的代表

“作为世界药房,我们一直在帮助其他国家。”
这是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巴吉,面对记者说出的话。
印度,全球最大的仿制药供应国,制药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其药品出口200多个国家,美国是印度的最大出口国。
相对应的,2021年至2022年度,印度对中国的医药出口量很小,仅占整体的1.4%。
电影《我不是药神》的走火,让中国民众大致了解了印度仿制药。主角靠非法渠道,采购印度仿制药,让很多病人终于吃上了价格便宜的抗癌药。
现实中,印度仿制药因为价格便宜,一度成为穷人的救星。印度政府发现其利润大,老百姓夸,于是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山寨药厂”。
1970年,印度政府颁布新的《专利法》,允许印度企业随意仿制生产任意一种药品,只要制药工艺不太一样就行。这种法律,明显是为山寨行为开绿灯。
印度政府公然和本土药厂“狼狈为奸”,让原创药厂急得跳脚。
2011年,德国拜耳公司起诉印度:我生产的肝癌药物“多吉美”,保护期明明到2021年,你凭什么这么早就仿制销售?
但印度阿三流氓起来,不讲“武德”,打出“拜耳药物太贵,普通民众消费不起”的组合拳,“强制许可”仿制该药,无视拜耳的专利保护期。
不过,这次印度仿制的新冠特效药,不会被告侵权。
去年,美国制药公司默沙东、辉瑞,先后免费授权,允许印度在内的多个国家,尤其是穷国,仿制新冠特效药,使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受益。



辉瑞官网

这么“圣母”的做法,让人摸不着头脑,合着默沙东和辉瑞不赚钱,改做慈善家了?
在商言商,默沙东和辉瑞看重的,是背后带来的收益。
免费授权,不仅赢得好名声,促进其他药物的销售,还能抢占穷国市场,为后续业务铺路。
如果他们高价卖药,只有富国买得起,可能会被道德谴责。允许仿制药的出现,其实是名利双收的“两头赚”。
至于中国,美国将其我们视为对手,巴不得中国的定位是发达国家,好没有相对应的“福利”,肩负更多的责任。
中国市场,是美国药企眼里的肥肉,不可能拱手相让。
虽然中国有5家药企,获批允许仿制,但中国不在获许可区域,新冠仿制药没有在中国上市。



别病急乱投医

通过代购买来的印度仿制药,相较于“正版”,确实便宜了一些。
但目前来说,这些仿制药,不能放心大胆地吃。
由于是从国外来的,我们无法确认它的来源,难以打假。有些代购所售的仿制药,可以在没有提供处方的情况下购买,安全性大打折扣。
就算真的是印度制造,也有可能是未经授权的厂商。仿制药的品质,可能只是口头上的“干净又卫生”,又或者是不合格的残次品,存在未知的副作用。
今年10月,印度陷入假药风波,印度梅登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4种糖浆,含有致儿童死亡的急性肾损伤成分,且含量严重超标。冈比亚、印尼两国的儿童,服用了该“致命糖浆”后,均出现了死亡情况。
世卫组织勒令该公司停产,还调查出其背后“劣迹斑斑”的行迹,无视“良好生产规范”。印度有很多类似的公司,其生产的仿制药,放在美国或欧洲,几乎全被归为“劣质药”。



图源央视网

我们不是神农,没必要“尝百草”,拿自己的健康去赌买药的运气。
上千元的价格也不便宜,一个不好彩,真“踩坑”了,很难找代购商讨回公道。由于药物没有经过授权,没有药检机构批文,去找医生治疗,医生也不知道药物的成份,可能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现在感染,年轻人多是无症状和轻症状,普通的药物完全应付得过来。
特效药,是专门为高危老年人群准备的,尤其是没打过疫苗的老人家,用来预防重症,而且是在病情早期使用才能有效。
如果我们买来随便吃,可能诱发耐药性,加上特效药的注意禁忌事项很多,一些老年人有基础疾病,需要弄清楚哪些群体能吃,哪些群体不能吃药物可以一起吃。
专家明确表示,特效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如果我们真的需要,大可到医院购买,何必舍近求远,特意去找风险大的代购商买药?
目前,国家药监局已经批准了两款新冠口服药,除了瑞辉的特效药,还有售价330元一瓶的国产药阿兹夫定。
医院会根据症状,提供给真正需要的病人,给出科学的治疗。
公子觉得,与其迷信印度的仿制药,寄望于“药神”,不如相信中国政府,等待药品供应正常,症状严重时去医院就医。

中国制药需要站起来,走出去

中国作为“工业狂魔”,也是制药大国,但遗憾的是,似乎没有发挥出全部优势。
制药大国如何迈向制药强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在国际化方面,印度更胜一筹,靠仿制药,打响了“世界药房”的称号,对世界医药市场上的影响力逐渐提高。
中国制药,目前还主要集中在利润小的“原料药出口”产业上,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药物、引领性的医疗技术。
中国的原料药行业,虽然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但还没到无懈可击的程度。
拿布洛芬举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布洛芬生产国和出口国,占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
正常来说,布洛芬应有尽有,极少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发烧患者使用的布洛芬量也很小,没那么快用完一盒药。
但放开之后,全民买药,需求远远超出大多药厂的预料。
“囤药爱好者”,助长了“买药潮”。黄牛的加入,硬生生地将买药,变成了竞争激烈的拼手速大赛。
除了原料药紧缺,有的药厂反射弧太长,虽然具备布洛芬的生产资格,但还是按照之前的需求,安排生产线,甚至搁置了布洛芬片的生产线,导致布洛芬片不足。
生产布洛芬的原料药,同样需要原料,其中的异丁基苯,被印度两家公司“承包”。这两家公司,占据全球95%的市场份额。
这么高的比例,可想而知,我们买到的布洛芬,都有印度的影子。
有些人担心,中国的布洛芬要被印度卡脖子,但异丁基苯,制作起来不难,原材料在我国也供应充足。
中国相关药企表示,公司具备异丁基苯的生产制造能力,只是印度那两家公司“经验老到”,规模和成本占据绝对优势,自建异丁基苯的生产线不太值,便干脆让印度赚钱。
这才出现生产布洛芬原料药的主要原材料,主要靠印度进口的情况。
目前的缺药情况,应该很快解决,各大厂家加班加点,加足马力,配合国家的防疫政策,尽可能地满足民众的购药需求。
通过这次的“买药潮”,希望能让布洛芬原料药厂商,重视起异丁基苯国产化的事情,把原料渠道掌握在自己手中,降低对某个国家的供销依赖。
印度,一直有“制药强国”的野心,这次想要加大对中国的退烧药出口,其实是借机开拓中国市场。
先不谈中国的药企,欢不欢迎印度药的到来,我们或许应该向印度学习,将目光投向更庞大的国际市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加上疫情常态化,全球的医药行业发展潜力十足,医药事业直接关乎人民的身体健康,没有不重视发展的道理。
人生病了要吃药,药物不可缺少。通过这次买药潮,大家的备药意识有所提高,全球对药品的需求,肯定不少。


中国药企守住自己的国内市场,是好事。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原料药出口国、第二大药品医疗器械消费市场,在某些领域已经跻身国际前列。
我们或许可以做得更好,有能力,有本事走出去,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甚至“大杀四方”。
希望中国的医药产业,能升级为“领头羊”角色,不断创新,向高端价值链延伸,进入科技无人区时,能开辟一条新的赛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聆讯新闻网

GMT+8, 2025-4-18 05:33 , Processed in 0.13568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