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博乐新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1|回复: 0

航空⽣态牧场 用科技推动产业振兴

[复制链接]

2

主题

4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12-10 15: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航空生态牧场
                                                           用科技推动产业振兴

  11 月15 日,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和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在学校德胜楼三号会议室举行校校签约合作仪式。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祝登义、发展规划处处长尹成鑫、无人机产业学院院长何先定, 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吴大成等参加签约仪式。
  吴大成一行来到成航是为设立无人机专业而做准备, 会议中提到希望成航能领导指导工作, 并帮助其建设实训基地, 以无人机放牧作为科研牵引,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 取得更好的合作成果, 使得三州地区开设航空专业、服务农牧产业发展成为可能。
  在此之前两校于 2019 年因“ 双示范” 建设结缘。2022 年11 月我校与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签订中长期战略协议, 在无人机操控与维修( 筹备) 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航空科创教育基地建设、高原无人机放牧科研成果推广等方面加深合作。


                                                   无人机智慧放牧养殖

                                                         示范基地建设

主题:“航空生态牧场,用科技推动产业振兴”
特色: 有效发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优势资源, 面向青藏高原地区最普遍的山地牧场和家庭放牧养殖模式所面临的效率低、损失率高、艰辛放牧等共性问题。以智能项圈、智能拱门、智能监管等终端设备和北斗基站、数图传基站、放牧无人机等通信设备设施, GPS定位、体征监测、视频监控等多传感、多源数据通信系统, 形成地-空-天⼀体化低成本放牧物联网颠覆性技术。
                                               航空生态牧场 实施情况及呈现

  到目前为止,  有茂县唱斗村牧场、茂县松坪沟高山牧场、松潘纳坡村牧场、松潘毛儿盖牧场、松潘燕云乡牧场、西藏雪林斯布牧场共6 个牧场开展智慧监测养殖,覆盖牦牛约十万头。




  以牧场载畜量优化为驱动, 集牧场⽴体空间规划、种草规划、⽜群结构优化、放牧养殖计划于⼀体的“ 载畜量最优化模型” 和牦⽜科学养殖⽅法理论,解决⾼原⼭地牧场条件下以“ 草畜平衡” 与牦⽜“ 全年⽣⻓” 为⽬标的牧场养殖规划问题。以贴近家庭牧场放牧⽣产实际, 具有很强的指导实践⽣产作⽤, 可在养殖实施过程中动态优化调节, 达成⾼效养殖⽬标。
  多源多终端互联组⽹通信技术: 项圈、拱⻔、圈舍监控、牧场监控等终端设备与北⽃基站、数图传基站、牧场数据中⼼等设备设施构成的“ 多设备组⽹”与“多终端通信”技术,北⽃-LoRa 远距离组⽹、低成本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与北⽃通信融合组⽹通信技术。
领导参观团队



                                                      李⽼师给参观领导介绍团队的放牧⽆⼈机




                                                                  团队成员简绍项圈、基站


                                       ⽢孜州领导对放牧系统提出问题吴延双和李⽼师解答问题
  ⽢孜州职业技术学校学⽣基本为藏⺠, ⼤多数家庭以放牧为⽣, ⽆⼈机智慧放牧⽅式可以改变传统放牧模式, 学⽣可将这些技术和模式带到牧场, 是航空⽣态牧场中科研成果的推⼴与转化。
                       编辑|小旗
                       审核|张靖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聆讯新闻网

GMT+8, 2025-4-9 02:41 , Processed in 0.09589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