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博乐新闻网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帖子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回复: 0

在元宇宙中,游戏巨头终将变成科技巨头?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2-4 16: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幻小说《头号玩家》(Ready Player One)的背景设在2045年,故事中的人们可以穿越到一个叫“绿洲”的平行宇宙,从而逃离因全球变暖和经济混乱而变得糟糕透顶的世界。在“绿洲”里,人们可以变换身份,外出闲逛,忘记日常生活中的痛苦。在这本2011年出版的书中,“绿洲”是一位把所有人的最大利益挂在心上的游戏大亨的创造物。然而,一个潜伏在暗处的邪恶的互联网企业集团——创新线上企业(Innovative Online Industries)——想要全盘控制“绿洲”,把好处据为己有。

如今这种“高尚对贪婪”的叙事也出现在Epic Games公司(在线游戏现象级产品《堡垒之夜》的开发商)的创始人蒂姆·斯威尼(Tim Sweeney)关于元宇宙的谈论里。元宇宙的概念在硅谷很火,被认为是互联网行业的下一个大事件。没有人知道这个词的确切意思;“绿洲”中最具未来感的场景很符合技术乌托邦主义者的想象。目前而言,可以简单地说:如果你认为自己新冠疫情期间在网上花的时间已经够多的了,请再想想。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数字化身和栩栩如生的计算机影像,元宇宙将进一步消除人们线上和线下生活之间的界限。也难怪,想到还可以从人类生活的更多方面提取数据,科技巨头们垂涎不已。

斯威尼也一样。他正在为《堡垒之夜》的3.5亿月活跃用户创建一个微型元宇宙,让他们不仅可以沉浸在玄幻游戏中,还可以参加虚拟流行音乐会等类似活动。然而,他决心要阻止当今的硅谷精英独吞这个创见性未来的所有好处。他追求活跃的竞争、创作者获得公平的报酬,以及经济效率,与互联网行业的现状截然不同。这样的志向有多切实可行,或者说,有多真诚?

Epic是私人公司,中国科技巨头腾讯持有部分股份。它已经将元宇宙的创建描绘成一场绞杀巨头的竞赛。这和它最近与苹果(预计很快会作出裁决)及谷歌(还未开始审理)对簿公堂有一定关系。这些反垄断案件主要涉及iPhone的App Store和谷歌的安卓Play商店,Epic把它们说成是漫天要价的领地,尤其是对应用内购买抽取最高30%的分成,并且不准开发者使用其他支付平台。但在法庭上,斯威尼告诉苹果一案的审理法官,对元宇宙的创建来说,这也是“生死存亡”的问题。他表示,Epic的目标是把《堡垒之夜》变成一个平台,独立开发者可以在上面发布自己的游戏和其他形式的在线娱乐,并从中分得更多利润。“苹果从总收入中拿走了30%,这让Epic和创作者在这个未来世界的生存变得困难,不是一般地难。”他说。

苹果和谷歌都否认了这些指控。在法庭上,苹果反驳说,自己的提成符合行业标准,而且自己投资打造了用户友好的环境。但它正被迫在其他地方做出让步。近期在美国的一起达成部分和解的集体诉讼案中,苹果同意让应用开发者更容易向客户推介其他支付方式。之后,在8月31日,韩国通过了一项法律,允许智能手机用户直接向开发者付费。谷歌称Epic的指控毫无根据。这样的情形会给斯威尼的新网络愿景造成什么影响?它有多大可能实现?

斯威尼的愿景看起来确实很有吸引力。不会有一家“特大企业”独大的情形。取而代之的是,元宇宙将由数百万创作者、程序员和设计师创建,他们可获得的回报将高于目前科技巨头所允许的水平。他表示,应该让游戏能在微软的Xbox和索尼的PlayStation等不同游戏网络平台之间自由流动,而不是像今天互联网上相互隔离的状态。游戏行业用来制作模拟真实世界场景的尖端“引擎”应该基于共同的标准,这样它们也具有了互操作性。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等去中心化工具可以提高经济效率。

斯威尼在拿这种公开竞争对比现状时毫不客气。这不会吓到硅谷巨头,令它们放弃谋求在未来的重要角色。在将元宇宙元素引入自己的平台方面,Epic、Roblox 和Minecraft等游戏公司一马当先;游戏《我的世界》(Minecraft)中有一个虚拟图书馆,保存着未过审的新闻报道,以鼓励专制政权下的思想自由。但科技巨头们也在紧追不舍。Facebook的老板扎克伯格认为,自己的Oculus Quest头显可能会取代智能手机,成为虚拟和增强现实未来的一部分。今年8月,Facebook把Horizon Workrooms引入了它的头显,让员工可以用数字化身参加虚拟会议。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也在谈论打造“企业元宇宙”。毫无疑问,比起斯威尼的做法,他们更想把元宇宙打造成一个围墙花园。

换汤不换药?

至于斯威尼表现出的利他主义,不要只看表面或许是明智之举。Epic和其他游戏公司很可能某天就会追求在三维互联网上的统治地位,就像大型科技公司今天在二维互联网上拥有的那样。正如咨询公司Futurum Research的丹尼尔·纽曼(Daniel Newman)所说,从上世纪80年代的微软到2010年代的苹果、谷歌、Facebook和亚马逊,所有的科技巨头一开始都提供备受消费者喜爱的独特服务,并针对传统公司争取更开放的竞争。但久而久之,随着它们主导地位的加强,它们传教士般的热情减弱了。无论一个世界多么具有未来主义色彩,都很难想象这套行为模式将不复存在。

目前,大型游戏公司还想象不出自己会是反派角色。而且元宇宙可能真的太大了,不可能被哪一家公司控制。但不管它们建立了什么样的平行宇宙,既喜欢描绘想象中的反乌托邦,又想筑造抵御竞争的护城河是资本主义的典型作派。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聆讯新闻网

GMT+8, 2025-4-11 05:19 , Processed in 0.09365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