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博乐新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回复: 1

盘点!中国抗“疫”期间十大“黑科技”!(上)

[复制链接]

3

主题

4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2-11-29 13: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初疫情突然到来,在这场战“疫”里,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中国力量!回顾这一次的整体防控工作,不管是临床诊治,还是疫苗研发,还是社区防控等各个环节都有科技力量的身影,高新技术为战“疫”提供了最先进的武器,中国精神与高科技的结合是这次战“疫”的制胜法宝。
从中国速度,看中国力量!
1小时,武汉天河机场完成了20余吨医药物品装卸交付;
1天,1500余万个口罩被加急生产;
6天,50多支医疗队,6000余名医疗队员集结湖北;
9天,推出17款快速监测试剂盒;
10天,7000多人决战,1座火神山医院建成。
不论是“火神山”“雷神山”的拔地而起,还是无人机喊你回家戴口罩,这其中都离不开科技的助力,我们的医疗技术和各种黑科技,更是让世界刮目相看。
今天就来盘点在抗疫期间让世界惊叹的十大“黑科技”
01负压救护车
与普通救护车相比,负压救护车则是为应对类似此次疫情或突发传染病等情况的特种救护车。简单一点就是给救护车戴上了一层“口罩”



“负压”的关键在于,首先患者所在车内担架上有专门的空气回收口,它会把患者所有呼出的空气全部抽取,经过过滤消毒排出车外。
而车内医疗舱内比外部空气低10-30Pa的大气压,所以车内被污染的空气不会从其他缝隙流出车外,也就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除此之外,负压救护车常见的医疗急救设备也是一应俱全,负压救护车不仅能够隔离病患,常规救护车的清创缝合手术、心肺复苏等抢救都可以在车上进行。
02 3D打印护目镜
护目镜作为医生必备的防护用品
在疫情爆发期间供应量也非常紧张



镜片不起雾,日产万件
战疫一线急需医用护目镜,“百年军工老店”兵装集团湖南云箭。利用3D打印技术紧急研制生产,新技术生产的护目镜结构简洁轻巧,重量只有普通护目镜的四分之三,应用军用级特殊镀层技术,还解决了镜片起雾问题。



03 AI多人体温检测方案
疫情碰上春节,尤其是在医院、火车站、机场等人群密集的区域,测温更是必要,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测温方式监测难以实现高效筛查。



为解决这一问题,百度AI多人体温快速检测解决方案应运而生。5G技术派上了用场,许多地区都在医院和火车站用了5G热力成像测温系统。



该技术基于人脸关键点检测及图像红外温度点阵温度分析算法,可以对一定面积内乘客的额头温度进行检测,即便是佩戴帽子和口罩也能够快速筛查。



1分钟内可以实现逾200人同时通过单通道,实现体温检测,乘客几乎不用停留,避免了人员拥挤,且温度识别误仅差在±0.3℃。
如此非接触式的测温方式,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04智慧物流车
人工智能在这次抗“疫”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比如京东的自动驾驶送货机器人
在武汉为一些治疗
冠状病毒患者的医院运送货物



看起来像小车的小巧外观
一次性也能运送不少包裹



不仅京东的物流车
还有华为5G的无人车
分配给相关医院执行隔离区的作业
不仅可以运送货物还能载人出行



05无人接触超市
无接触超市为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的建筑工人和医护工作者提供了充分的后勤保障。在火神山立项24小时之内,这家超市就已建立完成,由中百仓储和阿里巴巴旗下淘鲜达团队联合打造。



超市内没有店员、收银员,只有充足的消毒用品、卫生清洁用品、方便食品和日用杂货等。



整个自助收银系统是基于REX平台云POS技术完成远程调测和上线工作。
在结账之后可以省略购物小票,最大程度减少需要的人员和相互直接的接触,避免交叉感染,也为奋战在一线的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中国教科书式的防控策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反应速度,让世界惊叹。除了这十项科技技术,本次抗疫中还有很多优秀的高科技产品技术应用在一线,正是这样设计+科技的组合,才铸就了一道抵挡病毒的壁垒。
疫情终将会过去,但是现在还不是放松警惕的时候,我们要相信,风雨过后,必将晴空万里!
我们下期再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前天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支持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聆讯新闻网

GMT+8, 2025-4-9 02:35 , Processed in 0.08291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